工业技术
民国30年,全县机器厂附设职工学校,校址在今
全州火车站。前后共招生3届4班,每班50人。分机工、电工、钳工、锻工、炼铁、模型等小组。学制2年,开设物理、化学、数学、国文、英文及党义、军训科目。学员毕业后,由该厂安排工作。民国32年,为纪念抗日牺牲的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由第五军创办“安澜纪念学校”。培养中等工业技术人员。其课程除设有普通中学课程外,增设专业课与实习课。校舍有平房六幢,机器32台,汽车18辆。招收高中机械科和初中汽车科各1班,学生共100余人。民国33年,第五军转移贵阳,该校随迁。
财 会
民国36年,县政府创办全县乡镇会计学校,校址在今城关北门白果巷。始招高中及国中毕业生57人,学制一年,学生入学须交学米150斤,杂费2000元(民国时期法币) 。但学习一年后未发毕业证。除个别录用外,绝大多数未安排工作。此校只办了一年。
农业技术
1958年城关镇民办初中,改为农业初级中学。同年各公社创办农业初中20所,42个班,学生1985人。 学制3年。 除开设一般初中课程外, 着重农业生产基础知识教学。1960年到1962年, 多数停办。此后恢复发展。至1966年达60所112班,在校生5299人。1969年后改为普通初中。
1964年9月县教育局在杨田桥创办“全州县农职校” ,招收初中毕业生3班145人。1965年迁
才湾镇小坪里, 更名为全州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1969年改为普通高中。1970年9月改名为“五七”中等专业学校。1983年秋改为县办高级农业中学。1987年命名为“全州县才湾职业高级中学” 。该校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学校有水田5.9公顷,旱地28公顷 (内果园19.8公顷) 。有鸡场、鸭场、牛场、猪场、鱼塘等专业基地。教学设备较好。1989年有在校学生376人。分畜牧、园艺、农学、建筑、缝纫五个专业。
1976年县农业局、教育局办“五七”大学农学班,校址在安陂农场。1976年、1977年各招生50人,学制一年。
1975年,广西农学院在桂北农场办桂北分院。1976、1977年招生两届。1980年迁回南宁。
农机技术
1974年春,县农机局创办“全州县农业机械技工学校”,校址在飞机坪。培训拖拉机手及修理员,每年招收学员约100人。
197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此校地址创办“广西全州农机技工学校”,有教师25人,面向全自治区招生。招收农机修理班2班,学生87人。开设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车工、数学、化学、设计等课程。学制二年。1980年首届学生毕业。此校已停办。
医药卫生
1960年3月, 桂林专署及全县创办“全州卫生学校”,校址在原天主堂。始招初级班一个,学生59人;中级班一个,学生32人。学制均为二年。1961年招收初级班1个,学生47人。1962年,改由桂林专署主办。1968年此校迁往桂林。全州县利用其校舍,开办全州县卫生学校。1972年起开办护士班。至1986年,共招收护理、药剂、临床检验、中医、西医、心电图进修、口腔等专业班,培训字员298人。
纺 织
民国15年,蒋继芬创办鳌鱼洲女子学校。培训纺织女工,有织布机2台,织袜机5台。学生30人。开设织工、国语、常识三科。民国16年停办。
综合性职业训练
1983年秋,全州二中附设职业班,首招英语班1班,学生36人。1984年招收电机班1班,学生30人。1985年招收幼师班1班,学生42人。1986年招收英语班1班,学生38人。1987年招收体育班1班,学生45人。幼师班学制两年。开设英语、电机、体育三科,职业班学制三年。各班均开设高中文化课,加专业课。职业班学生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原则上自谋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