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六卷 教育
站内搜索:

第一节 发展情况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清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基督教徒裴乐义在州城秀海园办毓英小学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州人赵炳麟、唐鹤与蒋任衡以全州宾兴局(旧址在今政府大院)为校址,拨宾兴公款(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的经费)为经费,创立全州州立第一所两等小学堂。以朱德垣为校长,招收学生48人。同年,万乡龙水村创办龙溪两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蒋任衡在内建乡创办青龙山高等小学堂。当年共有学堂3所,学生202人。以后,等觉、永岁、五福、多宝等小学堂次第建立。
民国3年(1914) ,州人在湘门书院故址创办女子小学堂,周育英任校长,但不久停办。民国5年,小学堂发展至20所。民国8年增至80所。民国11年,奉令将学堂改为学校。民国10年以后几年中,战乱频仍,政局不稳,县内学校,部分停办。直至民国15年,地方稍为安宁,始渐恢复县立女子小学校。 全县小学生比原先增加1倍有多。民国16年,县内含高小班的小学有17所, 女子小学两所,初小48所,共有在校生2764人。民国18年学校发展至162所,在校学生5608人。但与适龄儿童数差距仍很大。教育经费支绌,师资缺乏,普及小学教育,面临很大困难。民国23年奉令实施《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六年计划大纲》,县内村、街多数兴办学校。民国25年全县有国民基础学校432所(当时有行政村,街524个)。在45个乡镇中,多数设立中心校。学制为“四、二”制,即前四年为初级小学,后二年为高级小学。学校校长均由各乡、镇、村、街长兼任。他们多数不懂教育,又无暇兼顾,流弊甚多,兼职做法,后无形废止。民国31年,中心校数减少,基础校无多变动。民国33年秋至34年秋,日军入侵县境,所有小学停课。太平三乡及里仁乡中心学校,被烧成一片废墟,绝大部分学校的门窗桌凳,图书及其它教学设备毁坏殆尽。抗战胜利后,经广大群众多方努力,至民国35年恢复中心小学26所, 在校生2580人,其中女生377人;恢复初级小学456所,在校生11946人,其中女生2276人。 至民国37年,中心校发展到29所,在校生2452人,其中女生231人;初级小学597所,在校生12967人,其中女生2222人。当年全县总人口为290534人,在校小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5.3%。
1949年11月17日,县境解放,25日全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县文教科派员接管原有学校。县城的表证中心校和豫章小学于12月中旬首先复课。随后各区部分小学陆续复课。1950年春,各区多数小学开学。遵照教育部“学校要为工农子女和工农青年开门”的指示,1950年下学期,县教育行政会议布置劝学运动。随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群众迫切要求在文化教育方面翻身,办学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以祠堂庙宇或民房作校舍,办起一些新校,一些已婚青年也入学校读书。1952年全县高完小增加到31所,初小增加到793所,共计在校学生29994人,在校小学生占当年全县总人数的8.9%。 但因发展过快、经费、师资、设备均有困难。为了教育改革顺利进行,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春贯彻教育部《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8、9月间,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教育调查委员会,组成一支301人的调查队伍,对学校进行了一次普查。1953年,贯彻政务院“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发展”方针,将原来的824所高初级小学,调整为622所。下半年改春、秋季始业。为统一秋季始业,1954年5月2日至10月25日对全县小学进行整顿,加强了中共党组织对小学教育政治与业务的领导,使教学秩序稳定,教育质量提高。1958年贯彻教育部“国家办学与工厂、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工作方针。民办小学从原来的11所增加到91所,全县高、初级小学从原来的550所增加到636所。劳动开始列入正式课程,校办工厂、农场和饲养场大量兴办。该年下学期开学不久,小学高年级师生全部参加“大炼钢铁”运动;低年级师生则协助附近生产队深耕改土抢收抢种。11月至次年春,各地小学又奉令以片为单位,实行“四集体” (按区域,以比较大的学校为中心,把附近各校师生集中在一处吃、住、学习、劳动) 。如冠英完小当时只有10个班的教学设备,却集中了24个班,师生1200多人。由于参加劳动过多和盲目搞“四集体”,造成管理混乱,影响了教学质量。1959年下学期至1961年,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群众生活困难,学生流动很大。1961年比1960年在校生减少7000多人。1962年下半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实行“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办学和努力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民办小学增至119所, 416个班,在校生13152人。1963年,贯彻《全日制小学暂行条例》,坚持以教为主,着重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为了提高小学普及率,从1964年起, 村创办耕读小学,使在校小学生人数增加。1966年“文革”前夕有在校生71648人,其中耕读小学生14576人。7至11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2.4%。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