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六卷 教育
站内搜索:

第二节 教学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宗 旨
清末的宗旨是:“忠君、尊孔、尚武、尚实”。民国元年(1912)临时政府公布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民国16年,中国国民党全县执委,令各校实施党化教育。一方面查禁《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封建书籍;另一方面在学校张贴反共布告,禁锢进步思想。民国18年,设置三民主义及党义课程。把“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教育核心。民国22年,广西当局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以爱国主义为灵魂,以生产教育为骨干”,县内教育遵此办理。但另一方面教育家陶行知先进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也传入县境。如冠英堂小学热心学习“晓庄”经验,并在校门挂一副竹刻楹联,上书,“双手三能:执笔、执锄、执枪杆;万物一体:爱国、爱家、爱人群”,很能反映他们的办学宗旨。民国32年后,在桂林师范学校求学的全县籍学生,陆续毕业回县,到各小学任教,他们对学生进行爱国、抗日、民主、进步及革命理想教育,启发学生政治觉悟。
解放后,学校加强对学生思想与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具有正确的阶级、群众、劳动观点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鼓励学生学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英雄人物。60年代主要是进行阶级教育,开展向雷锋、 王杰学习的群众活动。 教育学生象他们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解放到1966年上半年,学校的思想与品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尊师爱友、生活朴素、学习勤奋、学雷锋做好事蔚然成风。“文革”期间,建国17年来正确的教育路线被否定。1966年和1967年“造反派”揪斗教师和学校领导人员,造成秩序混乱,后来又提倡学黄帅“反潮流”、学张铁生交白卷,使学校教育受到很大损失。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拨乱反正,指示各校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教育, 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1981年各校开展“五讲”(讲文明、讲道德、讲礼貌、讲秩序、讲卫生) “四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活动。学校重新出现遵守纪律、尊师爱生、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好风尚。如1982年上学期城关完小学生交还失主现金共150多元,存款凭证款额1758.32元;此校学雷锋小组拾得东山瑶族乡清水村李子高定期存款凭证3张, 存款额共1000元,自动寄给东山银行营业所,请其交还失主而不留名。1984年朝南乡白竹田小学生蒋春娇,为抢救两名落水女孩而光荣献身,《广西日报》赞扬她是“新时代的小英雄”。1989年以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和法纪教育,因而学生思想品德,更臻新貌。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