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源
县内瑶族过去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其族源资料主要靠口碑、歌谣、故事等形式流传下来。其说有三:一、瑶民是盘王的后裔。瑶民建立盘王庙以纪念自己的祖先,有的一村数个,有的数村一个,仅
东山瑶族乡就有42个盘王庙。农历四月初二为盘王生日,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以跳盘王舞、唱盘王歌、还盘王愿等形式进行纪念。二、瑶族祖先是盘瓠。相传盘瓠与平王宫女婚后生下6男6女,即12姓瑶人的祖先。三、混沌之世,天下大水,人类死亡,只剩伏羲兄妹2人,兄妹成婚后生下一个大肉团,将其切成360片,抛撒山头,落在山上的是12姓瑶人的祖先,落下平原的是汉人的祖先。
迁 徙
今湖南省北部一带,秦、汉时就是瑶族先民活动的主要地区,南北朝时曾一度北迁长江、淮河之间,后受中央王朝的压迫,又折回湖南、江西一带。宋、元之际,逐步越五岭南下,正是在这个时期,瑶族迁入今本县境内。据东山瑶族乡古木凼里、井头小村、周家水盘氏族谱记载。该三村盘氏共同先祖一郎公于宋代末期,从江西鹅弓大丘源湾村经湖南千家洞迁居灌阳大云布庭冲清溪坊,然后移住该村。此外,白岭的岭压(此村已废)、下福塘、子曹的江龙源、上塘的宅地和梅木的荞麦采等地的盘姓(早在东山居住的所谓土著瑶民),据调查亦系宋末、元初时迁入。元至正八年(1348)湖南靖州瑶民起义军领袖吴天保率部攻
全州,州内瑶民闻风响应。
两河厚村邓氏族谱亦载:“元季之乱,千户长均远公,奉命招抚东山猺(瑶)民二十四户(今白岭一带),百二宅、梅木等处,全活数万生灵”。足见当时的东山瑶民,已有一定数量。又据《全州县地名资料汇编》及有关资料纪载:元、明、清时期迁入县内之瑶族,多来自江西、湖南,少数来自四川及广东。如明初自江西省迁来者,有东山瑶族乡的坪香、竹坞及豹子岭俸姓,迁居下福塘之盘姓;自湖南省迁来者,有
蕉江瑶族乡的盘、凤两姓,他们由郴州到灌阳观音阁,至兴安长洲,然后到全州水南,经
凤凰棕树园进头所瑶家芋头田,凤姓进大源柑子浸后分住大屋浸、枧杆浸、灯草田、横山坪、杉树湾、水塘浸、毛竹山。盘姓由瑶家芋头田进蕉江野鸡坪后分往赤竹平、黄屋浸、上茶源、高屋场,华菜岭、崩山、沈家、砍菜冲、曹家等村。大源盘姓系由上述村落移住。沈姓则由
石塘圩移住大潮源,复迁蕉江大、小白露和大源各村。至于茶皮浸梁姓也是明初落住此地的。明代中期 (宣德至万历年间,即1426~1619) ,自江西迁来者,有东山瑶族乡白竹村弯屋房、清水、吊水坪、老村、七宝坑等村盘姓;上塘塘背、七宝坑、大引、大友头、洞州奉姓;下岩口胡姓。从湖南迁来者,有豹子岭盘姓。明末来自江西者,有白竹村的新十甲盘姓;来自湖南者,有中岩的盘姓。清代迁入本县的瑶民,基本上来自湖南省。还有拐塘、梅木、小塘等村黄姓也是从湖南迁来的。而蕉江瑶族乡的板瑶山黄姓则来自龙胜。
绍水镇的桐油、大惠村之邵姓是从四川来广西龙胜,复迁至该村的。
瑶族迁入本县境内,有居地广人稀之山区的,亦有居平原的,如蕉江瑶族乡的盘、凤二姓的祖先,都先至凤凰棕树园,其后逐步被迫迁住蕉江、大源各地。还有受封建王朝的迫害及地主阶级的欺压,如洪武二十七年(1394)的屠杀全、灌起义瑶民,因避祸而不得不迁居深山老林的。再有就是一些汉人,因躲避兵燹战乱或讼事祸端,为生计所迫,进入瑶区,顶替瑶粮,改为瑶籍、瑶姓。如下福塘盘姓瑶民,原姓周,从石塘圩经白竹迁到今居地,其族谱载:“凡屡迁所住之地,土著之盘,有不与同姓,不以田宅让其永远管有之权,我先人乃能永远管有此田宅,其易周为盘也”。
经六、七百年之种种演变,形成了今日县内瑶族主要聚居东山、蕉江两乡及散居绍水、
咸水、
朝南、
安和、
才湾等乡(镇)的分布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