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历史
站内搜索:

望 断 湘 江

2010-12-27   发表:

                                                              二、激战都庞

      离开灌水,四千多人的三十四师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地向前挺进。原红三十四师一0二团事务长陆献兑(原名钟光邦,散留红军,江西省于都县人,湘江战役中负伤后留在新圩乡大龙村擂鼓岭当农民,现已病故。)回忆说;“次日清早出发,过灌江浮桥,到山燕头陶器厂时,太阳蛮高,突然来了3架敌机,向我们丢下3颗炸弹,18个同志牺牲。我们掩埋了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经大塘、苗源,到椅子坪宿营,师部扎在一座茅屋里。次日爬上观音山,在山上休息一天,傍晚下山到板桥铺,露宿在村外田角、地头、路边,我睡在一个石圈墓旁。第二天,又经湛水、乌石江到达流溪源。一路上,战士们没吃上一顿饱饭,没睡上一晚好觉,饿了就喝点水,或捡点红薯根生嚼充饥,甚至在潲缸内摸潲渣吃。”12月1日上午,当他们登上都庞岭山脉中海拔1100米的观音山时,敌人早在11月30日中午突破了红十八团的新圩防线,在红军通往湘江的交通要道古岭头修筑阻击阵地,沿公路追击绕过古岭头向湘江前进的红八军团,红三十四师通往湘江的大道已被切断。这时,军委指示他们:“由板桥铺向白露源前进,然后再经欧州(鳌鱼州)向大塘圩前进,以后则由界首之南的适当地域渡过湘江。”因此三十四师从板桥铺穿过公路西进,经湛水到达都庞岭海洋山最高峰海拔1935米的宝盖山下。12月2日三十四师翻过宝界山南侧的分水坳(属全州)进入全州安和(现灌江瑶族乡)桐木江一带。桐木江一带为都庞岭山区的深处,到处是深山老林,全山区有36源浸(即山与山之间的山沟),是瑶族主要居住区。1933年,该地发生了震撼湖广两省的瑶民大起义,桂军的第七军前往疯狂镇压,起义失败。红军到达桐木江、大源等地时,瑶民均以为汉人又来杀他们,纷纷躲起来。于是红军没有休息,马不停蹄的继续沿建江源赶向湘江。此时,围追三十四师的正是桂系第七军夏威部,当他们得知红三十四师翻越宝盖山时,便从古岭头大道经石塘到安和。在34师必经之路安和文塘新圩一带构筑阻击阵地。12月3日下午,三十四师一O二团首先在文塘新圩村遭桂军廖磊部阻击,战士们在团长梅林、政治委员蔡中的指挥下,多次向敌阵发起猛烈攻击。但由于桂军以逸待劳,并且武器精锐,地方熟悉,一O二团久攻不下,这时师部及一O一、一OO团先后赶到,占领了大源山口文塘山背、文塘、堰头山等自然村。师部驻文塘村堰头上这里背靠大山,前面是一块田洞及一条小河。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在听取了一O二团的汇报后,又接到军委下午四时发来的电报,准备按军委的电令的方案,改向兴安以南前进。这时,一颗炮弹飞来,电台及三十四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壮烈牺牲。并且桂军凭借地形熟悉,切断了三十四师向兴安以南前进之路。在危难之际,陈师长果断命令一OO团接替下一O二团,全师向东退入大源山区,并迅速占领了狗爪山和岭脚底村,陈树湘召集师团干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从大源山区向东返回湘南打游击。这时桂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密集的炮弹落在一OO团的阵地上,由于没有工事掩护,许多战士壮烈牺牲。师团干部组织战士边打边上大山转移,由于不熟悉地形,部队被敌人切断成许多股,师部失去了指挥能力,各团各自为战。一OO团政委候中辉、一O一团团长苏达清、政委彭竹峰先后牺牲。师部沿白路河而上,经大白路、小白路转移到瑶寨茶皮浸时,召集了1000多人,茶皮浸为都庞岭深处海拔1200米,其南面为板瑶山、北面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灌阳。这时夏威的第四十四师(该师一年前曾在此镇压瑶民起义,车轻路熟。)他们从安和沿大路经蕉江再从小路经高屋场赶到板瑶山,当他们到达板瑶山时,红军正从村南的小道向灌阳前进,双方发生遭遇战,参谋长王光道乘桂军立足未稳,指挥部队发起反攻,将敌先头部队一个连消灭。这时,师长陈树湘率部爬上板瑶山村寨的后龙岭,该处海拔1672米,陈师长在一棵大树下,用望远镜一看,通往灌阳的山路已布满敌军。陈师长命令部队退往茶皮浸,这时,茶皮浸一瑶族青年梁明卿自告奋勇,帮红军带路,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至鱼湾(时属全县内建乡)住宿,晚上,部队遭蒋余荪所率的全县民团的袭击,红军奋起反击,虽将民团击溃,但牺牲了十多名红军战士。12月4日,部队经摆鼓岭到达当时全县内建乡罗塘村(1951年划归灌阳),当部队经过新圩至灌阳大道时,又被全县民团蒋余荪包围,部队在师长陈树湘指挥下,经半天激战,奋勇冲出包围圈,进入灌阳境内的洪水菁一带山区。

三、不朽的丰碑

     漆黑的夜晚,在洪水菁半山腰,部队做短暂休息,师领导召集短暂会议,决定分散突围,据一OO团团长韩伟回忆:“在形势万分紧迫的情况下,陈师长召集师、团干部紧急会议,作出两条决议:第一,从敌人薄弱部位突围出去,到湘南打游击;第二,万一突围不成,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当天深夜,突围开始了,由于部队在山区拖来拖去,三四天没吃上一顿热饭,肚子饿,身上冷,腿上象灌了铅,尤其是伤病员,行走更困难。但是,为了生存,为了不当俘虏,红军指战员忘记了极度的疲劳、饥饿和病痛,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乘着夜色向湘南前进。然而,当他们刚刚通过敌人据点猫儿源,正准备向灌江涉渡时,被敌人警戒部队发现了,在这千均一发之际,一OO团团长韩伟向陈师长表达了全团30多人的共同决心:我们掩护,你们赶快走。

     一OO团三十多名指战员在团长韩伟的率领下向敌人发起反击,将敌击退,并利用有利地形,击溃了敌人的多次进攻。然而,全团又受到了新的伤亡,还剩下10来个人,并且又和师的余部失散了。为了保存革命种子,团长宣布,立即分散潜入群众之中,尔后设法找党组织。

     三十四师余部在师长陈树湘、参谋长王光道率领下,从灌阳八工田渡过灌江,回到湘南,但师长陈树湘在道县遭敌袭击,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余部在参谋长王光道的率领下,一度曾有所发展,但终因敌众我寡,最后全部牺牲。

      分散突围的其他部队都在国民党全县、灌阳民团的搜索下全部损失。但这些红军战士除了战斗外还注意做群众工作据新圩立田村的陆英钟老人1984年(当年老人74岁)回忆:“1934年旧历十月,有一支红军后卫部队在仙子坪、板桥铺一带突破敌人包围向宝界山方向走去。直到我们村后的狗头山,红军派了一个代表到我们村打听情况,受到村里穷苦农民的接待。那个代表看到我们村人穷地薄,是个开展革命活动的好地方,于是回到部队,把所有人员都带进村里,并决定把多余的枪发给我们。……1944年,日寇入侵灌阳,我们村成立了抗日自卫队,在全、灌地下党的领导下,扛起红军送给我们的枪打日本鬼子……1947年7月24日,在全、灌地下党领导下,我们这里举行了桂北武装起义,拿起红军送给我们的武器参加游击队。”

     都庞垂泪,灌水泣血,红三十四师全体指战员,用生命和热血,掩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渡过了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妄图聚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阴谋,他们在敌人的重围中,冲锋陷阵,殊死拼搏到最后一个人。在萧萧的灌水边,在巍巍的都庞岭,数千的红军英烈倒下了,他们姓什名谁?籍贯何地?有父母、妻子、儿女吗?这些都不得而知。没有马革裹尸还,他们的躯体已与都庞灌水溶为一体,只有一年一度的春风,在默默的诉说他们不朽的功绩。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