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卫生部门忙于“新四病”(即营养不良性水肿,干瘦、儿童营养不良、妇女闭经)的防治,放松了抗疟工作,疟疾发病率又回升到499.9/10万。1966至1968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抗疟工作受到了干扰,疟疾发病人数增多。1981年对病人作了登记,建立疟疾病人追踪监测记录卡,开展四热病人血检。
1986年调整加强充实疟防领导机构, 健全3级灭疟网,设立一个以县防疫站为主的镜检中心,19个防保所成立镜检站,配备镜检人员22名,开展以血检发热病人为主的“查源拔灶”工作,实行病源学和血清学双相监督。到1990年共血检发热病人12.6万人,发现内源病人15例,血检流动人口,外归人员0.32万名,发现疟源虫阳性达0.11万人。对查出病人作了根治。每年开春均对老阳性疟疾患者作抗复治疗和疫点预防服药以及喷酒等措施, 共治疗现病人0.12万人,预防服药0.29万人,推广稻田养鱼灭蚊0.2万亩,开展蚊媒解剖500只。1990年11月经区卫生厅组织的专家考核小组考核确认,全州县达到基本消灭疟疾的部颁标准。
丝虫病
县内何时开始有丝虫病流行,无历史资料可考。解放前,文桥、庙头等地发现有阴襄肿大、鞘膜积液、乳糜尿病人。解放后,在兵役体检和县医院治病中,发现有微丝蚴阳性及体征阳性病人。分布在文桥、庙头,东山、白宝等地。
1958年在文桥抽查3阶自然村,血检7195人,检出微丝蚴阳性者443人,阳性率为6.16%,最高的是新塘村27.4%。微丝蚴密度最高为379条/60立方毫米,最低1条/60立方毫米,平均密度36.5条/60立方毫米。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寄生虫病研究所鉴定文桥新塘村虫种为班氏丝虫病。
1970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普查工作。 抽调415名医务人员,组织18个丝防专业队,血检26.34万人, 受检率84.4%,查出微丝蚴阳性者0.3万人,阳性率1.1%,经虫种鉴定为班氏丝虫病。 分布于文桥、庙头等9个公社,95个大队,较严重的文桥圳头大队第八生产队阳性率达20.8%。
1975至1978年在文桥、 庙头、永岁、东山4个公社采用小剂量海群生进行对象治疗和疫村全民服药。血检阳性者3天1.5克治疗,阳性居民0.5克顿服,每年服药两个疗程,连服3年,共对象治疗1.61万人次,全民服药63.95万人次,服药率为96.2%。
1980年至1982年对文桥、庙头、永岁、白宝、东山、
两河6个公社,63个大队15万多人,进行全民服药用海群生药盐, 连服6个月,共拌海群生盐药50万公斤,平均每人食海群生粉13.2克。疗毕,重点抽查文桥公社的新塘、文桥大队、白宝公社的北山、磨头大队,1970年普查微丝蚴阳性较高的4个大队,血检0.18万人,未发现阳性。
4/5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