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社会慈善团体设立的“育婴堂”,收养无依无靠孤儿。
1953年春,龙岩区蒋在球互助组和
龙水区蒋绍全互助组办起了示范性的农忙托儿组。入托22人, 保姆5人。1956年幼托机构有较大发展,全县共办托儿所517个,托儿组751个,入托幼儿1.52万人,有保育员864人,解决妇女拖累。
1961年在桂林专区卫生防疫站的指导下, 对
枧塘公社的水西、德桥两个大队406名1至7岁的儿童进行体检, 其中营养好的10人,一般的363人,较差的33人,从检查中发现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是蛔虫病, 占受检查人数的78.9%。1965年县妇幼保健站在
全州镇民主街为1至7岁儿童作粪便检查, 共检查580人,星阳性385人,阳性率66.4%。检查后免费用含磷酸呱凑去蛔灵和宝塔糖,为儿童驱蛔385人,有313人达到驱蛔目的。
1979年为了解全县儿童健康状况,每个公社在1至2个大队为0至7岁儿童共9.89万人体检。全县检查1.06万人,查出儿童患病者0.29万人,发病率27.36%,其中先天性心脏病者30人,营养不良402人(I°201人,Ⅱ°171人,Ⅲ°30人) ,佝偻病者16人,五官科疾病204人,慢性支气管炎217人,肠道蛔虫737人,龋齿728人,其他病566人。
1981年9月由县卫生局、 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等单位组成儿童保健协作组,设卫生工作人员9名,为儿童定期体检,智力测试,计划免疫,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幼托组织的儿童卫生保健指导。 各公社卫生院均成立防保领导小组。 同年“六一”儿童节检查县机关托儿所、幼儿园的幼儿0.13万人。对查出疾病的及时提出防治及处理意见,并协助幼托机构进一步健全儿童卫生保健制度。1982年“六一”儿童节,对18个单位幼托组织的0至7岁幼儿进行体检和智力测试1142人, 评出健美儿童186人,各单位发给健美儿童物质奖。
1986至1988年县妇幼保健院组织0至3岁和0至7岁儿童健美比赛,智力测试,评出健美儿童75人,智力优胜47人,颁发了奖状奖品。
1988年
两河乡两河村、龙水镇百福村建立了两个农村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试点。有0至7岁儿童708人, 体检585人, 受检率为82.63%,经过分析评价,患佝偻病180人,占体检人数30.77%;轻度贫血(血色素9~10g) 338人 ,中度贫血(血色素6~8g) 67人,共占体检人数69.23%。其中患各种疾病237人,对这些患儿分别治疗。并对家长作新法育儿的教育。
1990年“六一” 儿童节前,对0至7岁儿童体检0.64万人,占全县儿童总数的9.8%。按全国九省(市)儿童生长发育调查标准,分析评价,身高达均值0.25万人,占体检人数39.06;体重达均值0.22万人,占体检人数34.38%;患龋齿0.17万人,占体检人数26.56%。全州镇0至3岁儿童0.11万人,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健美比赛,体检和智力测试333人,评出健美儿童3人,健康优胜12人,智力优胜12人,分别颁发了奖状、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