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影响
全州人素来重农轻商,一方面受儒家重义轻利的影响,一方面是长期受封建式的农业经济的制约,全州人世世代代以农业为唯一生计,一村一垌,形成一个个孤立、分散、内向、封闭的区域性小社会,人口很少迁徙流动。《全县志》载:“商业非全民所长,”家中日常用品,“不过乡里居民随处贸易,以谋朝夕”,“农民逐末者寡,专务农田,国课家食,皆仰于此”。
全州人耻于经商,古代如此,近代亦然。“水土坚厚,地气刚劲”的全州县,民风淳朴,注重传统,因循守旧,不思变革。但当生产需要进一步发展、时代呼唤商品经济勃兴、经济发展需要更大的空间时,这种全州人的传统道德意识、思想意识,又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全州在广西的地位,以经济而言,至今仍然是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则又以粮食为主。那顶“粮食最佳调剂之地”的帽子,恐怕作为历史厚重的包袱,还要长期戴下去。以有限的空间土地,养活与日俱增的人口,如果囿于一地,专务农田,不向外作商业扩张的打算,地方经济的振兴,恐难乎其难。
与相邻的湖南、广东以及桂东南相比,在这些地方,他们坦然经商,没有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对自身的职业没有太多的精神负担;他们目光远大――商人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因此经商时很少有空间框范。
越是优越的生存环境,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量就越弱,反之,越是困难的生存环境,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力量就越强烈。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回去吃‘老米’”――这是全州在外人员至今常说的口头禅,是因家乡有“老米”可吃。加上千百年来养成的知足常乐、安贫乐道、随遇而安、不冒风险、因循守旧,这些农耕文化的固有观念,不知影响了全州多少代人。更何况名门望族“有城郭之可守,墟市之可利,田土之可耕,赋税之可纳,婚姻仕进之可荣”。
一个封闭太久的社会,一个世世代代厮守在土地上刨食的社会阶层,要想让他们树立四海为家的豪气,是需要经过无数灾难和耻辱,方能领悟的。这既是一种痛苦的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探讨全州古代文人家族群体的衰落,对我们今天,也许是一件有教益的事。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