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八卷 水利
站内搜索:

第一节 小型塘库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解放后,县领导鉴于县内农田水利设施多属引水工程,难御大旱,便有计划地建设蓄水工程。1953年1月22日,在二区土桥乡道士山用2亩荒田建示范水库。由县建设科负责技术指导,各区抓水利的领导干部均参加施工。同年2月,又在三区湾丘江村修建鸟塘冲示范水库,库容2万立方米,灌田120亩。当年天旱,水库效益显著。1954年总结1853年抗旱的经验,提出“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多种多样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为主,因地制宜地修建山塘水库”的方针。接着县建设科在一区三塘里村领导群众修建三塘里小(二)型水库示范,库容12万立方米, 灌田250亩,3月动工,4月竣工,当年见效。由于县领导的重视和典型的带动,当年全县共建山塘401处。1955年5月,全县为了有计划地进行塘库建设,由水利部门组织力量在三区进行勘查规划,12月以后全面开展规划和修建。到1956年4月止,兴建了矮塘、蓑衣塘、龙井、李家塘、梨塘、底塘、田乾大塘等七座小(二)型水库及山塘40个。1956年,县内开始修建小(一)型水库。当年10月,国家投资修建鲢鱼头水库,次年4月竣工,库容75万立方米,灌田1800亩。 1962年冬进行扩建,库容增到100万立方米。1957年冬,全县大办水利,历时一冬春,建有东方红、杨福、垌塘三座小(一)型水库,还建有大浸里、岭背、分水岭、千工坝、大塘、兆村、赵家、源旺岭、十八工、黑山里等10座小(二)型水库。1958年冬开始转入中型工程建设,此后,山塘水库发展较慢。
截至1990年底,全县共有小型塘库1806座,总库容7957.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758.7万立方米, 比解放前库容增加14.4倍;有效灌溉9.55万亩,比解放前增加2倍;保证灌溉7.04万亩,比解放前增长7倍多。

小型塘库情况表
表8~4

83.gif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