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2-03第三十卷 社会
- 县内历来为汉、瑶两族聚居之地。汉族迁入全州,历史悠久。秦始皇遣50万人守五岭,为汉人进人全州有记载之始。县内汉族大多迁自湘、赣、苏(宁)、浙等省市,其....
- 2011-02-03第一章 习俗
- · 第一节 生产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节庆习俗 · 第五节 恶风陋俗 &middo....
- 2011-02-03第一节 生产习俗
- 农 作 长工度岁 建国前,受雇于地主、富农的长工,每年依俗于腊月二十四日这一天,结算工钱回家度岁。旧谚云:“过了二十四,长工不管事”。解放后,封....
- 2011-02-03第二节 生活习俗
- 服 饰 自清末以迄民国初期,农民服装原料全系自种自织自染的“家织布”,染色以黑、、蓝色居多,间有灰色。男装冬则连襟短袄,夏则对襟短衫,下穿连裆宽....
- 2011-02-03第三节 礼仪习俗
- 婚 姻 联 姻 清末民初沿袭封建婚姻制度,男婚女嫁,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联姻程序:(一)议婚。由家长作主择定配偶凭媒说合,即开具年庚八字....
- 2011-02-03第四节 节庆习俗
- 春 节 大年初一,妇女不扫地,不做针线活,人无老少,皆不出恶言,不露愠色。儿童于节前要学会说吉利话,请客人吃茶点,要说“请拿元宝”,入厕改说“进....
- 2011-02-03第五节 恶风陋俗
- 赌 博 民初以迄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赌风特盛。 赌摊、赌馆遍布城乡。赌博方式有抓摊、间(gan) 子宝、骰子宝、掷骰子、推牌九、打字牌、搓麻将、博三清、....
- 2011-02-03第六节 社会新风
- 妇女下田 本县旧习,农村妇女只管织麻纺线,从不下田。近村有井,少妇只浣衣洗菜,挑水饮用也有专赖丈夫操劳的,千年习以为然。1951年土改后,风气大变:....
- 2011-02-03第二章 汉语方言
- 全州县方言情况较为复杂,但以全州镇口语为代表,属于湘方言系统中老湘语类的全州话可通行于全县。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移民等原因,县内部分乡、镇口语则....
- 2011-02-03第一节 语音
- 附注: 1.文中注音皆用国际音标。 2.字的右下角如注有“文”或“白”字样,表示该字在此读文读音或白读音。例如:别(文)、间(白)。 3. 字下加浪....
- 2011-02-03第四节 特殊词语释义
- 下米——加油干 该煨(音歪)——遭遇不幸 花头鸭——群众中爱闹事的人 枣子骨头——贬称钻营图利的人 扯布——买布料 打酒——沽酒 打漏斗....
- 2011-02-03第五节 谚语
- 气 候 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 立春晴,雨水匀。 春天如发癫,一天十八变。 清明要明,谷雨要雨。 过了二月社,一夜暖一夜。 苦楝树开....
- 2011-02-03第三章 宗教
-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道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 2011-02-03第一节 佛教
- 传入与兴起 唐至德元年(756年) ,释全真来游湘源(今全州县),在湘山开演大乘,信佛者日众,县人创净土院迎居全真,为湘山建寺之始。全真圆寂后,僧众建塔....
- 2011-02-03第二节 道教
- 道教何时传入县内无考。宋理宗时,有升乡江头村(今属文桥乡)孝廉伍元龙,隐于甑山,筑坛修道,羽化后其族人立祠塑像以祀,至今香火不断。此外,在民国时期,....
- 2011-02-03第三节 基督教
- 耶稣教 为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亦称新教。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英人裴乐义来县传教,在州城设中华圣公会教堂,并开办毓英小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英....
- 2011-02-03第四章 帮会
- · 第一节 清、洪帮 · 第二节 其他会社....
- 2011-02-03第一节 清、洪帮
- 清 帮 又称青帮, 原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之一, 后流为游民组织。袁世凯称帝、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均曾利用清帮为鹰犬。抗日时期,日本....
- 2011-02-03第二节 其他会社
- 诚化文社 民国33年以前就有了活动,社址最初设在湘山街扬泗庙,后迁敖家码头。民国37年又迁至湘山寺周冠群家。当时永和乡彰家村也建了社。系群众组织,崇....
页次:1/1 每页25 总数1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