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三十卷 社会
站内搜索:

第三节 礼仪习俗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婚 姻
联 姻 清末民初沿袭封建婚姻制度,男婚女嫁,一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其联姻程序:(一)议婚。由家长作主择定配偶凭媒说合,即开具年庚八字送给男方,男方即请算命先生“合八字。”;(二)定婚。双方同意联姻后,由男方备衣料、首饰等彩礼馈送给女方,谓之“下聘”。女方父母将女儿年庚用红笔笺书写“坤造×年×月×日×时生”(俗称庚书)交付男方,本地习称“拿八字”;(三)迎娶。双方共择定吉日,由男方备彩轿、鼓手往女家迎亲。民初举行拜堂仪式,新郎戴呢帽、插金花、穿长袍马褂斜披红绸。新娘戴凤冠霞披、穿绣衣、系花裙。贺客不论中老年青年人,于婚夕都参加闹洞房,本地谚云:“闹洞房无大小”。民国16年(1927)始,旧婚制稍有改变,少数军政官员及学生,改行文明婚礼;20世纪30年代,公务员、学生,稍兴自由恋爱之风。解放后,颁布了新婚姻法,大多数家长不再干涉子女婚姻,男女青年择对象成风,有的职工和知识青年,主动除陋习、立新风、不要彩礼、结婚形式简便、举止文明。80年代起,男女青年结婚,又趋向奢靡。请柬满天飞,迎亲轿车一条龙,喜筵数十桌。此风愈演愈烈。
特殊婚姻形式 (一)童养媳。清代至民国时期,贫苦人无法赡养数口之家,忍痛将幼女给人做童养媳。领娶的男方,也多因家贫无力为儿子娶亲不得已而为之。此习已被取缔绝迹;(二)招亲。独生女儿不愿外嫁而赘婿。入赘者须在女家落户,并有遗产继承权和赡养老人的义务。闺女招郎须举行结婚典礼。解放后,有些男青年自愿“嫁”到女方落户,渐已形成新风美俗。又年轻寡妇有土地缺乏劳动力,或不忍心离开亲人改嫁,因而招夫入门,今农村仍有此俗残存;(三)兄弟互娶遗孀。一家之内,有配偶的兄弟死亡后,弟招嫂子,兄娶弟妇,地方古俗。民国相沿。今日城乡,间而有之;(四)改嫁。妇女因夫死或被丈夫遗弃而改嫁。自古有之。无论城乡,改嫁妇女备受社会歧视。改嫁之日不准白天成行,依俗要在深更半夜离开村街,潜行至僻野由领娶人悄悄接去,禁止张扬。解放后,妇女离婚改嫁,受到法律保障。陋俗已绝。
殡 葬
报丧殓埋 人将死,亲属环守其旁,俗称“送终”,咽气后烧纸钱,放鞭炮致哀。农村习俗,在老人逝后即用竹竿向屋瓦捅开一个天窗,意为让死者灵魂升天成神,然后移尸中堂,沐尸穿戴寿衣寿帽,以纸钱盖住面部,接着由孝子沿街(村)挨户向亲友磕头报丧。县城各街有神庙,有的丧家依俗去请庙祝敲“报丧钟”,按死者的年龄如数撞击若干响。入殓时用草木灰制作灰包,垫放在尸体头、背、足部,(灰包按死者寿龄一岁一包)。富裕人家要开吊、守灵、做道场,请县官“点主” (将死者之神主牌中的“主”,写成“王”字,请县官加上殊笔一点成“主”字)。官绅巨富,有的停柩三年后殡葬,一般是三天出殡。此俗至今残存。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