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忠源重兵设伏 太平军突破湘江
在太平军围攻全州城的日子里,陕西候补知府江忠源率军分水、陆两路在北去湖南的路上进行布防。其中,他让和春防守湘江东岸,自己则在湘江西岸的全州镇七一村太平铺一带布兵,以狮子山为依托,卡住北去湖南的陆路;另外,在全州镇七一村土地堂山上安装威力巨大的九节铜炮,虎视耽耽对着湘江,并在山下湘江水塘湾用参天古树设木堰,卡住太平军北去湖南的水路。
江忠源布兵一带,滩陡水急,为湘江水路险要关隘。湘江东岸,丘陵起伏,有禾田;渡口有丛林,古树参天。东去数里即为湖南道县边界。其间重峦叠嶂,互通南北,仅有山坳可通。至渡口西岸,则有沙滩突出河面,渡口河床特窄,东西相距百余米,西岸水浅可以步行,东岸水深达数丈甚至十几丈,表面上看水势平缓,其实江面下河水湍急异常。 4月18日,太平军二百只大船依次行进至水塘湾时,被木堰所阻,船队拥挤不堪,这时,埋伏在蓑衣渡西岸的清军顿时枪炮齐鸣,特别是土地堂山威力巨大的九节铜炮,猛烈地轰击太平军船队,太平军一时措手不及,进退不得,不少船只中弹起火,燃烧沉没,损失十分惨重。太平军在水塘湾受阻后,受伤的南王冯云山被抬至蓑衣渡的泻母山上,他见形势危急,便亲自指挥太平军用九节铜炮向埋伏在水塘湾的清兵轰击,一炮打去,将一棵数围大的古樟打断,不料,暴露了自己,太平铺土地堂上的清军发现目标,用大炮猛地轰来,冯云山中炮身死。损折了大将,天王洪秀全格外痛心,他挥笔写诗凭悼:“呜呼!我悼冯云山,以诗慰忠魂。水翻江红阵云昏,渡口灵涛激怒奔。巨炮连珠曾挫敌,征袍血溅尚留痕。叹息南王威常在,舁埋战地全州魂。”(此诗为当时分管蓑衣渡义仓和本地段水运派差的黄千星老人所偷抄并传给他的后人,现为黄天有老人所保管)。
同时,太平军陆路在太平铺也受阻,遭到重创,前来助战的湘军因为与太平军交战损失巨大,不愿再战,清军督战队便挥刀斩杀退后者,从而激怒湘西剿降军将领汪典铁、乔巴眼忍无可忍,带兵反戈,可见当时战况是如何惨烈。尽管如此,太平军仍没有撕破老谋深算江忠源布置的铁网。双方苦战三日,太平军损失极大,若继续再战,有可能全军覆没。幸好防守湘江东岸的清军首领和春自行其是,未依江忠源所约在湘江东岸布兵,给太平军突破湘江留下一道缺口。太平军在蓑衣渡架设浮桥,接应湘江东岸的太平军登岸,4月24日抛弃辎重、米粮、器械和其它不方便带走的东西,烧毁浮桥,向东南夺路而去。 此时,四五万太平军,只剩下数千人马。若清兵乘胜追击,太平军未必能从容突围。关键的时候,太平军东王杨秀清使出金蝉脱壳之计。转移前,他就让太平军战士作好了充分准备。在蓑衣渡下游一带苦战的太平军水路大军,在接应湘江西岸的陆路大军过河之后,烧毁了浮桥和残存的船只,然后将蓑衣渡东岸山上的一些松树砍掉,戴上草帽,远看好像埋伏了千军万马,因而使也遭到巨大损失的清军疑神疑鬼不敢轻举妄动,迟迟不敢跨越湘江追赶。待清军知晓时,太平军已从容上了扁担坳,进入湖南道州境内,化险为夷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