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什么事都图简单,就连年青人结婚也不例外。如今在文桥每逢一对新人大喜的日子,先把房子粉刷一新,再租辆车子把新娘从娘家接来,最后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到预约的饭店,大喝海吃一顿之后,各人纷纷离去,新郎新娘由司机接送,这种结婚仪式虽省去很多繁复褥节,但缺少诗酒文化,没啥意思。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二十多年前文桥的旧式婚俗。
记得七、八岁时,看到邻居家有男青年娶亲,总要把全村手巧的七大姑、八大姨请来做“莲花”。(这种莲花不是池塘里生长的那种莲花,而是用糯米磨成粉,把白糖和苏打、水一起揉成糯米团,再用刀把糯米团切成细细的糯米条,然后把糯米条叠成像莲花一样的图案,最后把糯米条莲花放在烧开的油锅里炸熟而成。)小孩子看到这种香喷喷的“莲花”,直咽口水,好心的大姑大姨们总能拿点给站在旁边的小孩们尝尝。小孩子巴不得村里天天有人娶亲,天天有莲花吃。其实这些莲花是男家请人用箩筐挑到女家作聘礼的,一挑就是十多担呢!女家把莲花送给村人,暗示村人某年某月某日他家嫁女,请村人到他家吃酒。除了这些之外,男家还要宰猪,猪肉贴上红纸,当作聘礼运到女家。富裕的家庭,还有聘金给女家。到了迎亲的日子,男家早请了村里旧学根基扎实的老人写好了对联,把房子张贴得喜气洋洋。请剪纸功夫了得的姑娘们把大红纸剪出各种吉祥物,如鸳鸯、喜鹊等。把这些吉祥物再贴在门窗上、洞房内,再请乐队吹吹打打到女家去迎亲。在乐队的前面还有两个“金童玉女”,都是七八岁的小男孩、小女孩,他们扛着彩旗,雄赳赳、气昂昂,看得出其他的孩子心里羡慕极了。迎亲的队伍到女家吃了中餐后,新娘在噼哩叭啦的鞭炮声中由亲人背着走出闺房,新娘的父母眼中闪动着泪花目送着女儿远去。走出村子后,亲人放下新娘,新娘再由伴娘打着花纸伞一路护送到男家。抬嫁妆的人也随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前行。这些嫁妆都是男家用聘金定做的。到了男家大家吃了晚饭后,那可就热闹了,因为这是最有意思的时刻——闹洞房。
闹洞房前有一个序曲,新娘羞答答的躲在闺房不肯出来,村里的男青年为了营造气氛,来一个吟诗会。青年们准备了一块长3米,宽2米的大木板,把大木板放在八仙桌上。村里的左邻右舍都拿来几碟花生、瓜子、糖果、柑桔之类的小吃,把这些小吃全放在木板上。小吃的周围放着杯子,新郎的父母早把放糖的姜茶倒满了各个杯子。木板上有一个柑桔插着小彩旗,会吟诗的人围着木板坐了满满的一圈,插彩旗的柑桔放在谁的面前就该谁吟诗了,吟不出诗的人就很自觉的主动离席,看到吟诗的人吃着东西,喝着姜茶,不会吟诗的只怪自己没喝墨水,没有文化。有些人为了在吟诗会上不出洋相,平时也准备了这方面的诗,以便急用。这些诗的内容文雅、喜气,都是祝新郎新娘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夸新郎新娘男才女貌的语句。在大声的吟诗声中,村里的姑娘们催促着新娘慢慢从洞房里走出来,这时客厅里沸腾了,大家纷纷要求新郎新娘做题目。请他们介绍恋爱经历,做一些过鹊桥的游戏,猜一些婚恋之类的谜语,花样很多,一直到晚上12:00才结束,村人到了这个时间,都很知趣地离开了!
文桥这种古老的婚俗,在靠近集镇的村庄已淡化了,但在一些偏远的小山村里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习俗,当人们提起这种习俗时,令人很是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