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通过独特的手法剪(或刻)出构思好的图样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xml:namespace>
据199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州县志》记载,全州自古春节至元宵期间好玩花灯,灯有牌灯、龙灯、提灯等,灯上或用笔彩绘出花样图或用纸剪制人物、鸟兽、花卉等图案贴于灯笼外面做点缀。据老辈传:剪纸源于北方,盛行于明朝中叶,普及推广在清朝道光年间。由此推算,剪纸在全州推广普及,迄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而源于北方之说,最主要的理由有两点:一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攻战百越,修建灵渠,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征服西瓯后,迁入了几十万北方农民与越人杂居;二是全州为湘桂孔道,是南北文化交汇处,很早就受湘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辐射和影响。 ?xml:namespace>
全州剪纸是一种口传身授的活态文化,创作手法阴剪阳镂兼施,主要创作材料是红纸,主要创作工具是剪刀(少数人用刻刀),以即兴创作为主,作品种类繁多(人物、动物、戏剧场面、植物、欢庆、图腾、农耕图等近百种),主题突出(主要通过象形、会意、谐音等经线条巧妙穿插、单独或组合等形式表现主题),构图元素多取材于当地民众生活,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富有桂北民间传统文化的乡土气息。因历史底蕴深厚,创意独特,寓意深沉,观赏性和趣味性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 ?xml:namespace>
全州建县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据1998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州县志》记载,全州自古春节至元宵期间好玩花灯,灯有牌灯、龙灯、提灯等多种,灯笼上多有彩绘图样或用纸剪制的人物、鸟兽、花卉等图案。据老辈口传:剪纸源于北方,盛行于明朝中叶,至清朝道光年间已普及推广。全州剪纸源于北方可从下面三点论证:一是据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称秦王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发兵攻战百越,监禄率卒在湘水、漓水间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交通。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征服了西瓯,征发几十万北方农民迁入南越、西瓯故地与越人杂居。他们的后代完全有可能从北方老家将剪纸技艺带过来并在当地传承推广(据有关资料显示,北方的民间剪纸技艺在唐、宋时期已相当成熟);二是全州为湘桂孔道,是南北文化交汇处,很早就受湘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三是全州的蒋冕于明代嘉靖年间在京都任首辅内阁大学士;谢济世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御史;赵炳麟为晚清时的名御史。这些全州籍官人辗转南北挑着为国为民的重任,其家人和随从难免会带回许多北方的文化信息。这些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再结合《全州县志》一书中的相关剪纸(观灯)记载,可以肯定,剪纸在全州推广普及,至少有150多年的历史。?xml:name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