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全州居湘桂走廊的咽喉,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交融地。当时的全州是桂北湘南20余县中除永州、桂林外最大的城镇,商贾云集,极盛一时,是祁戏传入的当然要素。
(二)演变进化期:南宋—清中叶(1140—1840年)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阶段;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认同,本来就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史,不仅是相互兼容的,而且也是物竟天择与优胜劣汰的,不适应本地域本民族的东西是不被吸收兼容和认同并同化的,如元朝政权统治中国近百年之久,中原文化不但未被草原文化所同化,反而使中原文化渗入到了蒙古部落。所以将此段时间定为祁、桂剧演变进化期,因为:
一是此期间湘桂边界发生过几次大的政治和军事事件,引发了居民大迁徙,加速了文化交流。从全州历届县志和不少大姓家谱中得知,此时期有过多次社会的动荡和民族的大迁徙,一是南宋末年金兵南侵时,全州许多大姓家族从江西、湖南等地迁入全州及桂北地区。二是元代建国时期(1270—1350),元政权为了维持其强制统治,在全州立安抚司,改州升路设府,全州成为桂北湘南最重要军事要塞,军队和居民迁徙频繁。三是在1334—1352不到20年的时间里,全州相邻州人民为反抗元朝统治,爆发了三次浩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三次起义运动争夺的要塞都在全州,全州居民饱受战争之苦,迁徙更加频繁。四是明代上叶政通入和,全州改路为府,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全州及桂北地区又迎来多次移民高潮,(如桂北瑶族绝大部分自此时由东南沿海及江西、湖南迁入),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民族文化同时迁进,全州成为南北文化汇集的熔炉。五是明末清初期间,全州成为李自成余部起义军联明抗清之“荆楚十三塞”的要冲,双方拉锯式争夺战多以全州城为主,两军主力在全州发生大小战争数十次“血滩”、“万人塘”等地名由此而有,全州居民流离失所,“丁口流失过半”;同时许多北方义军也因此定居全州(如高姓其籍为陕西),文化交流更远。六是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达百年之久,经济的繁荣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这段时间的祁剧已完全 “桂”化。
(三)成形普及期。晚清及民国前中期(1840—1940年)。自清道光年间全州西延区首开“秀字科班”起,桂剧不但已经从祁剧中完全演化出来,并且已在以全州为主的桂北地区由南向北迅速普及,成为桂北人民家喻户晓的剧种,到民国初年,桂剧不仅已是桂北人民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食粮之一。此期间,桂北各县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桂剧艺术人才,办班之风盛行,办班达数十次之多,其中全州9次(含资源3次),永福5次,平乐4次,灵川、茶城、荔浦、兴安各数次,培养了一大批桂剧艺术人才。学员最多的是全州各班,报名者次次数百人,有时超千人,一个班选用学员50—60人;在当时算是很大一个班,就是现在民间也难办好这样的大班。(湘南桂北最著名的桂剧艺人郑清雄,田连绿、马玉科、闰玉亮等人均系全州科班学员。)当时之所以在桂北各县争相大办科班,是因为当时当地的文化艺术市场(就桂剧舞台)的迫切需要;也就是说是桂北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桂剧艺术的迫切需求所促成和拉动的,还可以说是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市场动力使然;反过来讲,大批桂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又促进了桂剧艺术的迅速发展和繁荣。有史记,全州在清末至民国年间,曾有大小剧团40多个。此期间,桂剧已完全融入到桂北各县人民的生命中,他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桂剧了。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