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腔角色和剧目
桂剧语言西南官话系统。桂剧唱腔有40余种。它以弹腔(南北路)为主,兼有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五种音腔,另有赶路、吊板、紧打慢唱等唱腔。南北路属皮黄声腔,板腔体音乐系统。桂剧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歌细腻,做工传神见长。
桂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又分旦、占、贴、夫;净行则分净、副、末净,丑行只分丑和小丑。另外,每行当中都有“杂”这一角色。桂剧中的“杂”,不同其他剧种的“杂”,而是打杂的意思,而在旦行中称为“花”,不称为“杂”。此又是“杂”中与其他剧种小区别。各行旦在表演上风格各异:
生行:稳健持重,雍容大方。如《六部大审》的闵爵,《杨衮教枪》的杨衮,《猿门斩子》的杨延昭等。
小生:潇洒飘逸,清秀俊雅,武小生则儒雅英武。如《黄鹤楼》的周瑜,《柴房别》的李旦,《抢伞》的蒋世隆等。
旦行:或端庄华贵,或倩丽灵巧,佳者唱做兼备,文武俱能。如《桃花教疯》中的桃花,《桂枝写状》的李桂枝,《斩三妖》的苏妲己等。
净行:雄浑威凛,刚武火爆。如《鸿门宴》的项羽,《芦花荡》的张飞,《司马洗宫》的司马师等。
丑行:滑稽而不鄙俗,诙谐而不油滑,轻松自然,恰到好处。如《化子骂相》的孙巧儿,《古董借妻》的张古董,《乙保写状》的何乙保等。桂剧无摇旦专行,摇旦脚色常由副净、丑、夫等行演员兼演,表演重诙谐。如《玉镯》的刘媒婆等。
上述各行除杂外,均有应工戏。如生,凡老生戏均能饰演;外主演挂白髯的老生戏;末主演挂花(灰)髯的老生戏;小为文小生,主演文戏;武为武小生,主演武戏。旦,凡旦行剧目都能饰演,占多演文戏;贴多演武戏;夫主演老旦戏。净须文武皆能,但侧重于唱功戏;副净戏类类似京剧的架子花脸;末净多饰演不挂髯口的花脸(粑粑脸)角色。(此类角色也可由武小生开脸饰演)丑、副丑原均为文丑,丑主演官衣、褶子戏,副丑主演袍裙、富贵衣戏,后吸收京剧表演,副丑逐步成为专工武戏的武丑。杂为杂角,多演家院、中军一类的角色。随着清末“三小戏”的兴盛,桂剧旦行行又逐渐细分为正旦、闺门旦、背心旦等。
桂剧有“小剧目800多个”,那是指传统戏剧目,并不包括改编和新编剧目,可见桂剧剧目之丰富,笔者在年前得到半部不全的〈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1956年由广西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从第一期到第十四期(不知14期以后还有多少期)厚达尺余。还全是桂剧剧目,其中一些传统戏如《阴阳树》,剧情跌宕起伏,内容引人人入胜,让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让笔者叹为观止,难怪桂剧曾有过那么强大的吸引力。据平乐、全州桂剧志载,两县均有剧目400多个,就是现在的全州民间剧团“红洲戏剧团”,也还可演大小剧目360多个,每年在桂北湖南巡回演出400场以上,深受戏迷(主要在山区地带)的欢迎。
8/9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