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国家有《纲要》,祈望下面要“动真格”
9月13日,国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省、市、县三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和分管领导们,如果知道有这样一个《纲要》,那真是文化之福了。如果知道并看了还制定了相应的省、市、县《纲要》,且真正的“动真格”了,那真是农民之福了!我为农民们祈祷:但愿如此!
3、从“小康文化”联想“车轮”联想“脸”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求在文化建设方面,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人的综合素质中除了健康外最根本的素质是文化素质,如果没有文化为本,其他素质又何从谈起,可以断言,健康的文化生活是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试问:广大农民在普遍无法满足自己精神食粮即文化生活需求的情况下能逐渐提高自己的素质并完成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吧?经济发展与文化精神生活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两者背离的现象日益凸现,严重地制约了广大农村建设小康文明社会的发展步伐,并已成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虽然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但还没有被地方党和政府的大部分官员认同:他们的认同大多停在口头上。
2006年9月1日的《环球时报》刊文讨论“美国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是今天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强大挑战和压力”的问题,其中一些观点很有见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伴随文化的复兴,中国历史上历次强盛时期都经过了伟大的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近代至今面临的局面远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复杂”。“中国的现代文化建设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改革开放是近代开始的中国新文化建设的一个特殊和重要的阶段,关乎国家民族的核心价值的形成和国家认同的巩固,以及在文化进步方面能否达到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讲得够深刻了,怕就怕不一定能引起重视和关注,笔者所指的怕,是指部分基层政府中那些该关注的人不关注,应该重视的人不重视!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