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周昭王曾南巡全州,以致今天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他在全州的歇后语呢,那古全州——“湘源”之名,也由周昭王所取。
话说周昭王继位,正是周王朝全盛时代,只是南方还有些蛮族不服周的命令。周昭王便御驾亲征,一举讨平二十六国,陆续封给姬姓做了诸候。楚是南方强国,与周是异姓。这样,楚的势力削弱了,便不愿向周天子朝贡。
昭王知道后,便要起兵出征。周公、召公谏阻说,为菁茅(三角形茅草)兴兵不值得。昭王说:“我出兵并不是为菁茅小物。想我周自文、武开基以来,万国来朝,八方进贡,历代用兵都是去征服不顺从我命令的国家,并不是为了贡物……”
周公、召公听了,觉得有理,便不再谏。故有“昭王爷说话——以理服人。”昭王便率领六军浩浩荡荡离了镐京(西安市西南),望南而来。快近楚界,忽听军士报告说:“楚子因为有病不能前来,贡品菁茅即日送上,向周王请罪。”
昭王听罢,见师出无名,只得罢兵。不料,两年后仍不见楚子入朝,连区区菁茅贡品也不贡上。昭王恼了,便再次兴兵,过汉水后将船只尽数凿尽,发誓道:“南征不胜不回头!”故有“昭王爷过汉水——破釜沉舟”。
楚子一听昭王再次兴兵,觉得不妙,忙派人送上象牙、鹿角、明珠等珍宝,请求赦罪。昭王命楚子朝见,楚子只好叩头谢罪,并替昭王作向导,到南方巡守。故有:“昭王爷南巡——君候作向导”或“昭王爷游全州——君候作陪”。湘水旁有一座高山,岩谷灵奇,峭险无比。山旁不远的地方汇成一个方圆百亩的清潭,碧沉沉的,一望无底。听土人说,这是湘水最深的地方。后人便将昭王游过的山,取名为昭山,这潭取名为昭潭,它既然是湘水最深的地方,后人又把改为湘潭(今湘潭县)。
到了湘潭,有人见南巡的目的已经达到,便劝周王回镐京,但周昭王未尽兴,仍要南巡,追寻湘水之源(昭王爷游兴未尽——不会罢休,昭王爷游湘水——要追根源)。
于是一路溯湘水而上,不久即到达江如罗带,静影沉碧的全州三江口。昭王见这三河大小相差无几,不知往何处走,便问众君候:“谁是湘水之源?”皆答不出(昭王爷到了三江口——迷了路)。昭王不知这里就是湘水源头,便率领六军继续南巡。故后人说:昭王爷过了三江口——走过了头。来到盘石脚下,只见一边是深不可测的碧绿河水,一边是奇险无比的悬崖峭壁。大军顿时停了下来。昭王问道:“此乃何处?”楚子道:“此乃楚南名山湘山,往南不远,便是楚地尽头,为大王安全计,不宜再去。”(昭王爷到湘山——走到了尽头)。
昭王游兴正浓,怕楚子哄他,抓来一土人相问。土人告知说,大军南下不远,即到荒芜人烟的南蛮之地了。昭王听罢,叹道:“真是不到楚南,不知山水之美呀!”但未寻到湘水源头,心里不服, 又问土人:“沿此河可否寻到湘水之源?”土人答道:“咱只知三江口以下称湘水,不知何处寻湘源。”
昭王顿时大悟道:“咱已过了湘水源头三江口了,如此回驾,可以无悔矣!”(昭王爷游山水——满意而归,昭王爷到了盘石脚——打马回府)。众君候纷纷称是。昭王告诫楚子说:“将来此地开化,可设一城,就称湘源,如何?”(昭王爷取名——名声大,昭王爷取名——又香又圆[湘源谐音,绝妙之意]。)楚子点头陪笑道:“此名甚好,湘水是源头出,越流越长,越流越壮,取此名有寓意兴旺发达之妙。”
自此,湘源之名悄然传扬开来。但后来各皇朝尽管在全州相继设县建城,迟迟未以湘源相称,直至隋开皇十年(590年),在全州乡绅请求下,才采用周昭王的取名,在今全州镇柘桥村置湘源县,辖洮阳、零陵、灌阳。全州因此大为兴旺。这一称谓沿用到公元926年,后唐庄宗死,李嗣源(又名李亶)继位,为避其名,改湘源为湘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