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历史
站内搜索:

伍邦伦的笔墨春秋

2011-04-17   发表:

                   岁月豪情

        上世纪的书法浮沉,于5070年代最为寂静。除却标语口号大字报就难觅毛笔笔痕,什么文房四宝,什么碑版字帖,统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50年代是建设的豪情,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举,人民翻身,自在情理之中。但后期的赶英超美,则明显是领导人的头脑发了热。6070年代是革命的豪情,文化被革命,知识最反动,除了抄写大事报练出几个墙头书法家之外,谁还敢提什么王羲之、颜真卿,说什么提按虚实,谈什么枯湿浓淡,除非你不想要脑袋吃饭了。

        伍老在那些岁月之中,由青而壮,儿女们接连呱呱坠地,生活的重担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此期间,伍老做过生意,干过泥水工,之后在基建队干活,后来因为技术过硬还带起了工程队。尽管负担沉重,生活乏味,那时还年轻的伍老也不忘来点苦中作乐,忙里偷闲,逢年过节也写个对联什么的,不至于让笔墨荒疏的太久,时或也来点革命的豪情,那些年中无非“红卫”、“跃进”一类的联语早成了过眼烟云,不复再有记忆,只记得1974年打城西磐石脚时撰有一联,能够体现当年的豪情,联曰:

      拿起铁锤打开磐石修公路;舞动砌刀拆除棚厂建高楼。

     写好后贴在工棚的门上,联语、书法颇得时人的好评,挟裹着那个时代的风云至今留存于伍老的记忆之中。

      伍老尽管读书不多,于诗词对联其实早有兴趣,学徒时有一位老板姓廖名光庭,修道习书一生不废,不入佳境,但他作的一幅对联却俗中见雅,颇含几分哲理,联曰:

       饭里有沙须细嚼;酒中无骨莫横吞。

       读来饶有几分趣味,伍老与年轻人谈艺,常作趣闻来谈,所谓寓教于乐是也!伍老还多次将其书写成作品,以使之流传于世。

伍老于文化凋敝的特殊岁月,不废联语书法,可谓是文化于人终有需求。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