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湘山寺,藏人文之胜,蕴书画之宝,然最有兴味者当数石涛的兰花石刻和伍纯道的佛塔题匾。
珠联璧合之妙
妙明塔耸立湘山之腰,塔北两米,有石壁横对塔门,上刻石涛所画兰花一丛,碧叶迎风舒展,欲拂行人,暗香隐隐,似从石壁逸出,可谓神品。遗憾的是,多年来塔门未题上品之字,与之匹配,缺乏组合之美,对应之趣。在妙明塔西北面山坡的笋布台上,本有康熙御笔崖刻:“寿世慈荫”,然字与画一则相距较远;二则方位不成合掌之势;三则字雄画秀差异颇巨,难以构成严谨的审美整体。
真感谢全州的父母官,发现了这一名胜之地审美组合,文化搭配上的缺陷,速令有关部门请伍纯道教授为妙明塔题匾。时伍教授因操劳过度,大病潜伏,当晚强忍不适,慨然挥写“妙明塔”,以了家乡父老之夙愿。第二天一早,他即病发不起,不久就仙逝了。这一代书坛巨擘的绝笔,镌刻在塔门的匾额上,熠熠生辉,和石涛的画兰两相映衬,各自增美。
这书与画在空间方位、品位上均巧妙相对,观者在顾盼之间,自然而然地生成了协调统一的和谐美感。而书画的对应也顺理成章地延展出作者的协同匹配之趣。石涛为清代画坛“四大高僧”之一,在绘画理论和绘画实践上堪称执清代画界之牛耳。伍纯道教授作为著名书法家,名重东洋,蜚声海外,作为从艺四十余年的戏剧家,造诣深厚,成就卓然,在全州籍的艺术家中,惟有他的艺术灵性可追石涛。一方灵土养育的两位文化名人,一书一画,似超越时空的局限,联手为湘山寺、妙明塔增辉添彩,这是何等之盛事!石涛在天之灵,知伍君与他同铸全州文化之伟业,自当欣慰之至。在中国文化界,素有名人联手创作之传统。远处不讲,在桂林虞山就有韩云卿撰文、韩秀实书丹,李阳冰篆额的“三绝碑”——“舜庙碑”,以及朱熹撰文、吕胜己书丹、方士繇篆额的《虞帝庙碑》。伍纯道与石涛虽不是共同创作一件作品,但尚属共同创造湘山寺的文化之美。正凭他们的协同,妙明塔的书画有了珠联璧合之妙,形成了书、画组合形态的审美整体,扩大了审美境界。正凭他们的协同,湘山寺交织着古今文人从事审美创造的身影,弥漫着经久不散的儒风雅韵,积淀着中国一流甚或世界一流的审美文化,增生着精英荟萃、千古大同的和谐之美。
端庄秀逸之美
伍纯道之书与石涛之画的对应,还基于二者审美特征的相似性:它们都具端庄秀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