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城有古塔两座,一是湘山寺内的妙明塔,始建于唐代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改建于宋元佑七年(公元1093年),属禅林寺塔;二是岳湾潭之龙山上的镇湘塔。此塔重建于清代嘉庆三年,提起建镇湘塔,还得从当时的全州知州温之诚说起。
温之城,江西石城(今石城县琴江镇)人。幼读柳文,知楚粤之交,名山名水百数,天地灵异之气积于斯,文人多科第,向往其地久矣。天随人愿。乾隆丁未(1787年),温捧檄岭右,恣观山水,唯湘源更出清奇,乃恍然柳河东之说,其在是乎!然未知文人之科第何如也?嘉庆丁已(1797年)二月,温以思恩府通判之职摄全州知州,考县志,知自宋以来,至乾隆二十六年止,全州共考取文科进士101人,解元、举人更是人才辈出,雄甲一方。全州真可谓风水宝地、人杰地灵。邑人蒋昪、蒋冕昆仲俱中进士,同朝为官达三十五年之久,历经明成化、弘治、正德、嘉四朝,名闻遐迩。特别是蒋冕官至内阁大学士,他以正直廉洁、忠君守礼、犯颜直谏而名震朝野。然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至嘉庆二年(1797年)止,三十五年之久仅考取进士十二名。文运渐衰,原因何在?温走访乡绅贤达,俱传星象家谓全州县城东北方低陷,前之盛因塔兴,今之衰因塔废,信然。
其时,百色一带农民起义,清廷敕令各县筹备军饷。饷银刚筹集,义军已被镇压,所筹饷银无需上解,可留作地方公用。这时,地方乡绅呈文知州衙门,求于龙山原塔址重建七级宝塔,以镇湘江之水,免蒋文运流失。且于塔左建一文昌祠宇辉照映带,并修亭以观江流之曲,此意正合温之心愿。当年便择日动工,历时一年,于嘉庆三年(1798年)十月竣工。镇湘塔、文昌祠、观澜亭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镇湘塔为七级八方砖塔,底宽9米,高30米,底层四门,中空,每层八方均设瞭望窗,壁道回环,螺旋而上。内有温之诚所撰《龙山建塔记》,及时人诗词碑刻二十多块,塔体恢弘,势凌霄汉,登临四望,大江环绕,群山来朝,云蒸霞蔚,令人心旷神怡。邑中举人王永褆曾在塔内题诗曰:宝塔初筑成,巍峨拔地起。面面自玲珑,层层堪涉绮。秀削插天遥,缥缈入云里。平连五岭峰,俯瞰三湘水。天柱岿然立,众山皆小矣。登陟肆浏览,二目空万里。
说来也巧,镇湘塔建成后,翌年邑中举人马德表便金榜题名,考中进士,直到清末科举废除,全州又考中文武进士27人。因历史沧桑,风蚀雨淋,文昌祠、观澜亭早已荡然无存,仅有镇湘塔孤零零地矗立在龙山之上,况底层石板被撬开,墙上碑刻有的被盗,有的碑上则刻刻划划,真是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二○○三年,全州县人民政府特拨出专款15万元,将风雨飘摇、斑驳陆离的镇湘塔修葺一新。镇湘塔又以其靓丽的雄姿展现于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