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围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医疗健康需求,增强老龄服务供给能力等提出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到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991万人,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0%以上,即每5人中至少有1人是老年人,年均增长4.5%;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到157万人,年均增长5.3%。人口老龄化加速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相伴随,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交织,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规划》提出,为实现老有所养,到2015年,每个乡镇(街道)都设立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床位数由2010年占老年人总数的2.4%上升到3%以上。同时,加快养老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单位范围,实现医疗保险与养老服务对接。在居家养老方面,到2015年,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实现社区和中心村全覆盖,农村将新建5000个以上农村“星光老年之家”。
浙江省计划开展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低保人员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给予基本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同时,为减轻失能老人家庭负担,到2015年,将为城镇80%以上、农村50%以上的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务”或照护技能支持。所谓“喘息服务”,即为长期(一年以上)精心照顾卧病在床失能老人的家属,提供临时性替代照护服务,让长期处于照护压力而身心疲惫或精神压抑的家属得到“喘息”机会,并通过一定心理干预给予他们充分理解、安慰和支持,减轻家庭内部照料负担。
随着生育率下降,家庭规模不断缩小,社会转型加快,全省城乡老年人家庭实际空巢率分别为74.96%、59.56%,比2006年上升0.97个百分点和4.07个百分点。《规划》首次明确:广泛建立“时间银行”制度,进行志愿服务储蓄,促进助老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志愿者可以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时间银行”主要依托于居民小区,重点的服务对象是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同时,改革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为空巢老人将户口迁到赡养人所在地提供便利。
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机构等无障碍率将达到100%。探索实施“住宅适老化改造”和“多层公寓电梯改造”工程。到2015年,全省力争创建10个“老年友好型城市”和200个“老年人宜居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