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是结婚的“正日子”。所谓“正日子”就是男女成婚的良辰吉日。程序分为以下几大类:
①迎亲
这日一早,在新郎的带领下,迎亲队伍便前往新娘家迎亲。迎亲队伍主要由新郎、新郎的几位亲友、媒婆、陪花姑娘(有的地方叫引姑娘)、鼓乐队、还有轿夫组成。轿夫抬着花轿,花轿左边贴着轿门对子,待女方对下联贴右边。轿门对子,男方始,女方对,考女方是否有能人。如果时间仓促,女方无人相对,男方便献出下联。轿门对子留下很多佳句名言和笑话。当队伍到女家门前时,女方的孩子们赶紧在门前架凳阻拦,俗称“拦轿”。直到男家主事撒些小额硬币后他们方才让其入内。“拦轿”习俗是原始社会“抢婚习俗”的残留,最初的涵义是为了保护自家女子不被异族部落抢去,但经过久远流传,在全州已经演变成新娘家人对女婿的一种磨练以及对新娘的不舍了。进门后,新郎先拜岳父母,并给众亲友敬烟,男家主事随后呈拜贴,拜女方祖宗、拜亲家。然后在新娘家吃过午饭,下午才接新娘走。新娘临走前用雨伞躲着,由自己的兄弟背着拜过祖宗,才能上轿。上轿前还需“哭嫁”一番,这次哭嫁要比先前每天早起时的哭嫁更为热烈,全州俗称“哭新娘”,哭时顺序很有讲究,须先哭祖宗,后哭在世,所哭内容多为叙述父母养育之恩,咒骂媒婆和接亲之人,也有的表达自己婚姻不能自主的愤怒等,词意恳切,曲调委婉。
在全州,哭艺如何常作为衡量女子才智贤德的标准。通常哭声愈凄厉愈好,而不哭则被视为不体面,不哭不热闹,不哭家庭不兴旺,不哭为人笑其忘本。这时母亲往往也陪着一起哭,母女俩难分难舍,新娘迟迟不肯上轿。上轿时辰一到,唢呐手便来到新娘闺房门口“吹”促新娘“出亲”男方吹离娘曲子,女方吹娘送女曲乐鼓掀天,热闹非凡,但新娘一般不会轻易“出亲”,而是继续号啕大哭,以示依恋。为了赶上吉时,男方带来的媒婆和陪花姑娘便努力劝新娘上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要强拉上轿。上轿以后,女方还要派出两位小孩来“压轿”,一般是一男一女,喻为“金童玉女”。“压轿”也是表示女方家长和亲友对新娘的不舍,因此,压轿的小孩一路上都会吵着轿子不能走得太快。在迎亲队伍走一段路程后,新郎就会掏出红包给压轿的小孩,让其下轿,自行回去。如小孩不肯下轿,新郎就需再添打赏钱,直到小孩满意下轿为止。在来回的路上媒婆都是坐轿子的,一般新娘坐的是八抬大轿,媒婆则坐四抬小轿。
4/8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