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1年,俞蕃弃教从政,任全县地方财务局长。当时,军阀过境,威逼巨额军费,而俞蕃抗议不给,地方公款赖以保全。
民国13年,俞蕃受国民党左派裴邦涛委托,首先在全县秘密组建中国国民党。民国14年10月,他在县城首建中国国民党全县县党部。并被选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民国14年至15年夏,他担任常务委员。此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全县党部做了一些扶助工农的事情。民国15年,县长覃明河(中渡县人)与全县封建势力勾结,利用北伐军旅长胡宗铎的兵力,借口以“勾结倒台军阀沈鸿英,企图叛乱”的罪名,于端午节(旧历五月十五日)将他逮捕,立即于县政府大门内枪杀。俞年仅30岁。据《全县志》记载,“民国21年县长黄昆山呈请广西省政府为之昭雪并于县行政会通过为其立碑纪念。”
赵炳麟
赵炳麟(1876~1927),字竺垣,号清空居士,宜乡乐家园(今
绍水塘口村公所)人。13岁为秀才,15岁中举,19岁(光绪二十一年)成进士,人翰林院授编修。当他参加会试时,正是李鸿章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之后,激起了全国人民义愤。康有为等在京组织各省举人1300余人,联名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的主张。赵炳麟参加了这一彪炳史册的“公车上书”运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他又与广西籍京官王鹏运、于式枚、关榕祚等参加了康有为发动和领导的保国会。
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因父丧回乡,得知地方官横征暴敛,全州田赋过重。计当年田赋银一两比同治十二年多交制钱1100文,遂向清廷上呈《请减全州平余疏》,结果清廷责令广西巡抚张鸣岐查办,减轻了全州田赋。他对官场弊政更为痛恨。在其所撰《陈广西饰吏四条疏》中,他指出“吏治太坏”是广西农民连年起义的根源。他提出要“尊正绅、达民隐、整团练、重命盗”,以此四条整饰广西弊政。
光绪三十二年(1906),他刚30岁,升任福建京畿道监察御史。上任次日便上疏清廷提出“正纲纪、重法令、养廉耻、抑幸臣”整顿朝政的主张。因其遇事敢言,弹劾不畏权贵,遂有“铁面御史”之称。与同级官员赵启霖、江春霖,均以直声震海内,时称“三霖”。三人青袍小帽,察求民隐,京师人誉为“三块布袍论政”。赵炳麟在谏台,其著名奏疏有三:一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筹辽备倭疏》。向清廷详陈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建议加强练兵和建立海军,防止倭寇入侵;二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劾袁世凯疏》中,指出袁植党营私,挟制朝廷,倘留军机处,“他日必生意外之变”。清廷遂以袁患“足疾”为由,下谕袁世凯回河南“养病”;三是宣统二年(1910)四月,他又弹劾庆亲王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十二大罪”。清廷恐赵率直惹祸,得罪宗室,于宣统三年(1911)三月,以四品京堂候补,将他调出京城,回广西任桂全铁路督办。(注:①当时只有桂全铁路办的职衔,并非修路。)
10/25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