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二十六卷 教育
站内搜索:

第一节 发展情况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接管省立全州初级中学,改为县立。1950年春人民政府接管私立宏达中学,学制仍为三年。1951年土地改革,因此后无学租收入,纳为公办,改称“第二初级中学”。1952年贯彻执行教育部《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使学校建立了解放后新的管理与教学制度。1953年春县立第一初级中学湘山寺新校舍建成迁入,名为“全县中学”。同年秋第二初中为避免洪患,从柳山尾旧林寺迁到董家底原县立初中旧址。1955年秋,全县中学奉令开设高中班2班,向县内及资源、灌阳两县共招生89人,学制3年,成为建国后第一所完全中学。 1956年秋,为方便农村学生入学,又兴办3所初中,按次序命名:第一初中驻石塘镇,第三初中驻绍水白沙铺,第四初中驻龙水柳山尾原宏达中学旧址。均于同年秋季招生开学。1957年上学期,第四初中因校园中毛虫为害,影响师生健康,迁并第三初中。1958年第一初中因地处墟镇,房屋拥挤,不利扩建,另在镇南大清塘畔,林泉幽美之处,兴建校舍。 同年又在庙头宜湘河增办一所初中,命名为“第四初中”,以宗祠及炮楼为校舍,招3个班。还在东山瑶族乡创办第五初中,此校初办时校址在清水村,以后又在白竹村兴建校舍。这年各公社陆续办起民办中学20所,在校学生1980人,但由于师资条件不够,次年相继停办19所, 学生锐减至266人。1959年,第四初中定庙头歌陂渡村为校址。第五初中由清水迁至白竹。同年秋全州中学停办初中部,改名为“全州高中”。
1954年起, 县内中学教育迅速发展。到1959年有高中1所,13个班,学生633人;初中6所, 55个班,学生3009人。在校中学生数与办学最多的民国31年相比增加2倍多。工农子女入学人数占全部在校生的93.4%。1960年春,各中学依据所在地命名“一中”称“石塘初中”、二中称“城关初中”、三中称“绍水初中”、四中称“庙头初中”、五中称“东山初中”。1960夏,庙头初中因歌陂渡僻远,选庙头镇红珠岭兴建校舍。秋,龙水杨田桥校舍竣工启用兴办龙水初中, 始招两班100人。1962年夏,庙头初中从歌陂渡迁到红珠岭新校舍。1963年龙水初中因杨田桥校舍不敷,迁柳山尾。同年县内各初中参加桂林地区统一中考。城关初中名列第一。1965年城关初中迁湘山寺与全州高中合并,此校又成为完中。这一年全县有完中1所。在校高中学生367人,初中生2099人。1966年夏,各校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五七”指示,积极开展学工学农活动。秋,“文革”殃及各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被破坏,学校领导人员和教师遭批斗,学校受到重大损失。1968年秋,“复课闹革命”,农村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县城由工宣队(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管理学校。随后成立革命委员会,使学校秩序逐渐恢复。1969年全州县革命委员会,根据桂林地区革委部署,将县内中、小学下放到工厂和公社去办。各公社原有小学还纷纷附设初中班。一时初中增至121处,高中增至5处。这期间学制由“三、三制”改为“二、二制。”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