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支前
1947至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县内农村的秘密农民小组和武工队,是桂北人民解放总队赖以战胜强敌和扩大兵员的基础。50年代初抗美援朝,青年民兵带头参军,仅1951年6至9月全县就有0.14万名青年报名参军,批准759人入伍;1969至1972年,县内派遣6个民兵连,为部队修凿隧道;实行义务兵役制后,历年应召入伍,均以民兵为主。1979年春,进行自卫还击战时,仅九天时间内,县内自征、自训、自送600名青年入伍,另有76名退伍军人重返前线,民兵出动担架50副,抢运伤员180名。同年3月桂林地区的
全州、平乐、兴安等县抽调0.24万名民兵,到那坡县修建20公里长的百(都)古(力)公路。
清匪反特
1950年清剿土匪时期, 民兵多次协同部队参加情报、守卡、作战。当年6月,
石塘区民兵100余人参加部队在大潮源的剿匪战斗。 民兵柳有发英勇擒获匪首“桂北反共纵队第四支队长”蒋伟,被评为特等民兵模范,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8年11月14日,刘家村匪首刘才元纠集匪徒进行反革命暴乱, 桂林军分区和全州县人武部,组织民兵400余人, 一面封锁大小路口,一面分路合围追击,经过两天奋力围剿,击毙首要分子刘才元等3人,活捉土匪骨干9人,争取和教育受骗群众,下山参加生产劳动。
维护治安
50年代起,县境的重要桥梁、仓库和厂矿设施,均由民兵守护,重大集会活动,协同公安部门负责安全工作。 如在打击刑事犯罪运动中, 仅1962年就协助破案80余起,追捕犯人180余次;1984至1990年,
黄沙河镇武装部长唐老满带领民兵协助破案92起。1989年6月,北京发生动乱期间,自湘入桂汽车上贴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标语,黄沙河镇的民兵小分队,日夜巡逻, 将其拦截,令其清洗后,方放行入境,共计刷洗大小标语219条,对维护广西的安定团结,作出了贡献。1990年11月,
凤凰乡立岗村组织民兵巡逻分队,为社会治安发挥了作用。
发展工农业生产
民兵一向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骨干分子,发挥了巨大作用。1954年3月全县205名劳动模范,其中民兵105名,占51.22%;改革开放以来,
两河乡白竹坪民兵刘松柏,掌握锁边机制造技术后,于1982年筹资办厂批量生产,销路良好;他还分期分批培训本村民兵74名,随同参与经营, 1983年出产0.15万台,纯收入6.1万元,户均收入1220元,闯出一条带领大家致富的路子。
1987至1991年,县内军训过程中,实行军、政和农业科技一体化训练,培养民兵致富技术,截至1989年12月,共培训民用技术人才697人,为农村输送科学技术人才发挥了作用。
抢险救灾
民兵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突击队作用。70年代,
龙水高中师生两次被洪水围困,均由龙水大队民兵从汹波骇浪中救出;
才湾岩泉、
蕉江岔江口和黄沙河镇的民兵,分别于1972年、1981年、1990年扑灭当地林场火灾,保护了国家财产;1990年遭百年不遇秋旱,县武装部发出紧急通知,组织5万余民兵投入抗旱斗争,抢救晚稻8.1万亩。
参加铁路公路建设
1970年秋至1973年4月,县内分5批,每批组织民兵1800余人,参加枝柳铁路大会战,胜利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机关表彰。1970年冬至次年春,组织民兵1300余人,修建桂海铁路。1970年冬,才湾公社修建永南公路,其中百步岭路段,山崖险阻,民兵李荣熙等20余人挺身攻坚,历时10个月,将该段凿通。
兴修水利
1958年修建灌江引水工程时,全县组织两个民兵师计1.4万多人参与修建,其中鹭鹚岭、灌江坝首等艰险工程, 均由基干民兵担任攻坚任务。1976年5月,县内组织约2000人的民兵团,参与天湖水库的兴建工程,民兵在排除哑炮和抢修险峻地段起了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