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全州志 > 第十八卷 政党
站内搜索:

第七节 重大政事纪略

阅读次数:     发表评论

推广双季稻方面。 在保证种植面积的同时,70年代推广团结1号等品种,改变了晚造低产局面。 197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20万吨。1976年晚造平均亩产达127公斤,二造生产逐步为农民自觉接受。
在工业方面。“四、五”计划(1971~1975)期间,地区在县内兴建氮肥、火电、农机配件等工厂。县内兴办电池、袜子、纸板、立德粉等工厂,为工业建设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
1970年至1974年, 县内曾出现浮报粮食产量情况。 当时,中共桂林地委要求全州县跨《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特别是1972年《人民日报》发表《举纲记》,将全州县列为跨纲要县份之一以后,要求更切。县委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产生急躁情绪,层层施加压力,对粮食数字,除文桥、东山二公社按生产队、大队、公社三对口并以生产队数字为准外,其余公社多数不搞“三对口”,以大队估产、公社分析产量上报,先后五年共虚报产量5134万公斤,以致造成1975年夏天的饥荒情况(其中文桥、东山两公社未发生)。幸经自治区发现,及时增拨统销粮安排生活,才渡过难关。
拨乱反正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当年10月开始,县委组织揭批“四人帮”的学习。从1977年9月至次年10月,城乡开展“四人帮”3批罪证材料的学习讨论,对“四人帮”的罪行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1978年,全县干部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初步解放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并批判了“两个凡是” (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 的方针,县内干部通过学习后,为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1980年县委提出“重新教育干部”的号召。学习人民日报《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清理左的思想》的社论,清理“左”的思想。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后,县内各级党员干部、分层分批,专门学习,至此,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基本完成.
平反冤、假错案 打倒“四人帮”后,县委对冤、假、错案开始进行局部纠正。从1978年8月起, 组织落实干部政策领导小组和其他落实政策专门小组,开展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全面铺开。
1978年4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将尚未摘掉右派帽子的80人全部摘掉。同年冬,进行复查改正。共改正错划右派129人,维持原案1人,改正右派言论54人。凡属错划人员,恢复政治名誉和原工资(其中恢复党籍9人) ,亡故者给予抚恤;收回安置工作95人,另收回安置被株连家属8人;至1984年止,发放抚恤工资等费共计77283元。
 8/12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