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带着一对双胞胎有些辛苦,但在漆琳香的朴实观念中,她想着趁自己现在还年轻,能帮儿子带着小孩。她盘算着,等再过十几二十年,自己和老公无法做农活,儿孙们就能养活他们,不用为养老操心。
在村上做了10多年的村干部,蒋茂林能理解这些早婚家庭的想法。“对于我们农村人来说,传宗接代的观念还是很强。父辈一代看着儿媳怀上孩子,都想着能早些抱孙子。有了孩子,这些年轻人就顺理成章地在一起”。
在走访的一些村民中,他们对这些早早抱上孙子的同龄人有些羡慕。一些村民甚至也希望,家中的儿子最好能在外面读书时就能找到女朋友,把亲事定下来,完成传宗接代的最大任务。
留守的“宿命”
由于这些婚姻都没有走法律程序,政府部门也无法统计这些少年婚姻的真实数据。但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少年早婚的现象已然成风。
对于未来日子,这些早婚少年们似乎除了外出打工外,再无其他更好的选择。结婚、打工、盖房、生子,他们的父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如今,这也成为年轻夫妻们的一种生活轨迹。
从记事起,邹光就跟着奶奶在家中生活。父母常年在江西、广东等地帮人割松脂做活,每到过年或是寒暑假才能见上一两面,而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父子之间的交流几乎是没有的。“和儿子一年到头也谈不上几句话,更别说深入的交流沟通。”邹世辉虽然感到无奈,但他认为这是现实所迫。
2013年结婚生子至今年春节,邹光和妻子都在家中照看小孩。夫妻两个没有经济收入,靠着父母在外打工给钱补贴家用。邹世辉说,前两年他和妻子也回到家中,想种点葡萄还能在家帮照看孙子,没曾想前些年打工的积蓄,投入葡萄种植中却没能收回成本。
经过商量,今年春节过后,邹光带上老婆去广东,开始重复父辈们的打工之路。而对于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说,他们的童年也在重复着自己父辈的留守经历。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