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名人传记
站内搜索:

失翼天使也能飞

2010-12-26   发表:

                  ——记绍水高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房必松

      如今,走近高田村,一条条水泥硬化的村级道路延伸到远处,道路两旁都是连片的果树林,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小楼房更是让人惊叹不已。看到如此景象,你可能猜想不到,该村能有如今的面貌是该村残疾党员、党总支部书记兼主任房必松率领群众不畏艰辛,努力拼搏得来的。“听从党的领导,带领群众走向小康水平是一名村干部的职责和义务。”房必松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房必松,男,汉族,1956年4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199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5月被选为高田村委副主任,2005年至今任高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在他任村委干部期间,为发展本村经济,他带领两委班子从发展果品产业入手,精心谋划,科学定位,整体推进,狠抓落实,全面发展,着力构建生态、小康、和谐、文明新农村,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奔向小康之路。

身体残缺,但不改变人生信念

      1996年12月25日,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委副主任的房必松,积极响应县能源办和镇政府的号召,组织本村村民代表去恭城县参加沼气改厕会议,不幸在返回途中发生了车祸,左手臂被压断。为了保全生命,他作出了决定,截掉手臂。经过医生的努力抢救,他的生命得救了,却烙下二级肢残。看着空空的左臂,房必松一开始很难适应,情绪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工作也受到阻碍,让他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的价值。突然,一个想法闪过他的脑海,手臂残缺并不等于头脑残缺,同样可以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况且当今发展经济讲究的是头脑、能力、科技,而非体力。于是他重新树立信心,点燃生命之火,凭借自己的能力为群众继续做事实、好事。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房必松的表现,群众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都称赞他的勇气,工作中也非常配合,在村“两委”换届时,大家纷纷推选他为党总支部书记。

建好组织,搭建联帮互助平台

     他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党员代表会议,为培训一大批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把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通过村党校这个平台,为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青年党员搭建致富平台。在发展党员时,他严格把好党员数量与质量关,组织村“两委”干部对党员进行党的理论知识教育培训,让党员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然后聘请县农业局领导及农业专家到村里讲授各种农业科技知识,给党员提供技术指导,走科技种养之路。同时,邀请本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做现身演讲,进行经验讲解与传授,实行资源信息的共享,搭建联帮互助平台。在他的发动及严格把关下,高田村共有党员100多名,高中以上文化占60%,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党员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中还有很多党员都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发展基地,夯实新村建设基础

      2008年大雪灾,冻坏了全村4600亩的柑桔、梨子等果树,民群众造成很大损失。针对这一现状,房必松召集村委干部开会协商,找出发展本村经济的路子。通过大家的讨论,决定调整单一型的产业结构,走多样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之路。在镇党委、政府、镇科协的指导帮助下,房必松组织全村群众改种新品种水果5000多亩,黄龙病改造100多亩,发展食用菌种植1.8万平方米,新建年出栏400头以上养猪场3个,发展连片种植葡萄基地1个,香菇连片种植1万平方米。在镇科协的技术指导下,房必松每年组织种养户培训2次,并邀请技术专家到基地视察,免费给予技术指导。在大家的同心协力下,全村生产基地发展良好,果品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而且通过产业支撑,科技带动,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改善环境,提升新村建设水平

      为建设标准化的新农村,房必松组织村干部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通过采取“政府出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外商援助一点”的方式,积极争取项目,依托道路硬化、田园化、沼气改厕等工程,向上级争取350万元的资金,自己带头筹集上万元资金,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完成了全村田园化任务,修建了村级油路,实现村村通路,户户到门口。同时,结合沼气改厕、改水项目,发动群众新建沼气池80多座,既美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资源的充分再利用。



    用户名:注册) 密码: 验证码: 匿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