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纸是民间用于祭祀纸钱的一种土纸,呈土黄色,质地古朴,在民间广为流传。火纸制造技艺源于何时,无从考证。据传是源于东汉时期的蔡伦造纸,在当地的孝歌有造纸谣唱曰:“蔡伦先师会造纸,槽头造纸有名人,六月六日把槽起,槽头造纸不周全,先造三张不成芡,后造四张不成帘……”以此来看,造纸工艺源于东汉时期,或者更早。东山瑶于明末清初从江西一带迁入,造纸技艺应该在当时就一起流入,据今大概也有近千年的历史。
东山古造纸技艺主要分布于东山瑶族乡大山里石枧坪村委林排山村和瓦秧丘村,在造纸盛时,曾家家户户都会造纸,且远销湖南双牌县、道县等地。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老一辈造纸艺人的相继逝世,这项传统造纸技艺正面临失传境地。现在会该项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因此,搜集整理保护该项技艺迫在眉睫。
(一)砍竹破竹。农历三、四月间,竹笋长高开卡即可上山砍竹,去尾破竹两指宽,长1.2米,捆成小捆备腌。
(二)腌竹浸竹。将下好的小捆小捆竹料,放入竹麻塘内(竹麻塘可根据造纸数量需要早已挖掘好的,大概宽4米,长3米,深2米),一层竹麻洒上一层石灰,一层层码好竹麻后,盖上草(不让竹麻晒太阳)压上石头,放入水,淹过竹麻。让水与生石灰反应发热,借以化学作用,促进竹纤维离解。经过三个月的自然发酵,便可除去水溶性果胶等物质。
(三)清洗竹麻。把浸泡三个月后的黄褐色竹麻打捞出来用清水除去熟石灰等杂质,再置入清水池中浸泡一个月左右。
(四)斩竹打桨。把洗净的竹节斩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放入石碓中反复捣砸鞑碎,使竹纤维捣细,以达到造纸条件的黄色丝絮状成浆。
(五)入槽拌浆。把鞑碎的成浆放入回形搅拌池中加水搅拌,使得竹纤维吸水而膨胀柔软,变成具有持水能力的稠纸浆,然后打开回形池的塞口,将稠纸浆放入装浆池,再根据情况作稀浆处理。
(六)抄纸榨纸。这是造纸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操作者手执悬挂于纸槽上方的木栏框,让置于木栏框上的细篾竹帘沉入纸槽用力一舀(左一舀,右一舀,再往胸前一舀),竹帘上便会粘附一层淡淡的黄色纸浆,待水稍沥干,熟练地将竹帘从木栏框上取下,倒扣在垛板上,稍用力一按,小心翼翼地揭开竹帘,一张湿润的纸膜便留在垛板上。如此重复,纸膜积到一定的高度(约1米左右),用榨杆将纸垛榨干。
(七)分页晒纸。将榨干的纸垛杠回家,先用手往上拨纸,然后用大拇指指甲背轻划,利于分开湿纸撕下,五张纸为一科(瑶家讲为一个纸头),一百张为一刀,一千张为一垛。将撕好的纸,在路边,草地上,坪匡上晒干,收回即可出售。如是阴雨天气,纸晒不干,则可将纸放于火堂坑上烘干即可。